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两会热点丨电动车充电安全何解?代表委员支招:探索“以换代充”
2024年03月13日 行业动态

本文转自:新京报


近年来,因电动自行车充电而引发的火灾亡人事故多发,让公众再次对“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产生了忧虑。国家消防救援局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2.1万起,较2022年上升17.4%。


如何保障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电池质量是否应该加强?充电还有哪些麻烦?在北京市电动自行车全链条管控方案中,提出了“充(换)电柜为主、充电桩为辅”的思路。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也就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问题提出建议。全国人大代表张天任建议,在相关国标中应明确电池安全性要求,电动自行车应配备智能充电器;全国政协委员王先进表示,还可以探索“以换代充”等更加安全的“补能”方式。


八成电动自行车火灾发生在充电时段


今年2月23日,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一小区发生火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据消防部门通报,经初步分析,此次火灾事故为电动自行车起火引发。事故发生后,多地紧锣密鼓地开展了一系列电动自行车安全整治行动,严查电动自行车上楼充电和电池违规改装等问题。


“我们小区就是前两天发布的通知,要求加强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除了不能推进家和楼道,原先在地下车库的电动自行车也都搬出来了。”家住北京的刘女士说,“现在小区内的车棚、充电桩都不太够用,因为有许多常年不用的‘僵尸车’占位置。”


刘女士告诉记者,最近小区里不少邻居都遇到这样的苦恼,不只是没有地方充电,连给电动自行车找一个能挡雨的车棚都变得十分困难。现在社区和物业正在联合研究在小区内增设新的充电车棚,但由于空间有限,合适的空间一直没有找到,不时看到有人拎着电池进楼充电。


近年来,多起因电动自行车充电引发的火灾事故,给消防安全敲响了警钟。2021年8月1日起实施的《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37条明确规定:禁止在高层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


但类似事故依旧难以根除。据国家消防救援局统计,2023年全国共接报电动自行车火灾2.1万起,相比2022年上升17.4%。


消防救援部门发布的近年来电动自行车火灾数据显示,80%的电动自行车火灾发生在充电时段,而充电安全的源头问题便在于电池质量。


应明确电池标准和安全要求,加大监管力度


电动自行车充电引起的火灾事故频发,也引起了代表、委员的关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他们带来了相关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呼吁,相关部委应对《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进行全面修订,增加对电池安全性的要求,同时加强电气安全要求,新增充电器管理要求和电路保护要求,电动自行车应配备智能充电器,具备过充保护、过放保护、短路保护等功能,以防止充电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


“现有电动自行车用电池标准大多为地方性技术标准,部分企业依据自身标准生产,一些企业所制定的产品标准远低于国家或行业推荐性标准。”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鹤壁市豫剧牛派艺术研究院院长金不换建议,工信部应尽快出台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国家强制标准,同时加强充电设施建设,建议住建部将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纳入住宅配套设施建设规划中。


记者了解到,目前,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以下简称“电池新国标”)已完成了起草与征求意见,正处于审查阶段,将从多方面保障电池安全。


张天任表示,电动自行车锂电池新国标的出台,将明确和规范其安全技术要求,在推动产业升级合规上起到重要作用,并将进一步驱动企业进行技术和能源方案升级,提高产品竞争标准。


他同时呼吁,除了要有标准,还应对电动自行车电池生产加大监管,避免不合格的劣质产品流入市场。“这些电池采用不合格电芯,又没有BMS电池管理系统防护,加上电池超限使用等综合因素,导致引发火灾事故。针对这部分非正规企业与低小散作坊,应加大监管与处罚力度。”


张天任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正规渠道的电池产品来计算,带有BMS管理系统的电池成本大约是其他电池成本的两倍。电池产品安全的核心就在于BMS电池管理系统、正规电芯以及配套的智能充电器,而智能充电器通常也要求电池具备智能BMS管理系统才能适配。


低温充电易起火,需做好电池来源管控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两轮电动车生产国和消费国。第三方机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我国电动车两轮市场保有量已达4亿辆,若以全国4.9亿家庭户数计算,平均每5户家庭就拥有4辆电动车。我国电动自行车的规模未来可能还会增长,中国自行车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电动自行车产品累计销量约5000万辆。


面对如此庞大的电动自行车市场,各类基础设施却并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


除了充电桩数量难以匹配需求外,冬季低温导致无法充电也是不少使用者遇到的普遍问题。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动辄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低温天气,给室外充电带来了麻烦。


“我平时主要是骑电动车上下班,由于距离比较远,所以基本上一天就要充一次电。”北京市民孙先生从前年开始骑电动自行车,灵活方便的交通方式让他早高峰通勤时间更有保障,但他也发现,冬季出现低温天气时,总要遇到几次电池因低温保护而无法充电的情况。


孙先生说,起初他并没有注意,以为就是充电慢,结果发现室外气温过低时完全充不进电,他只得将电池拿进家中“保温”,等到温度升高一些后,再拿到室外充电。“但有时候一犯懒也会在家充,大冬天的拎着电池上下楼,确实很不方便。”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副所长杨新苗长期从事绿色出行研究工作,他发现从源头上防止电池起火带来的群死群伤,需要通过技术进步去提升电池的安全性。“不只是会出现充电难,事实上在0℃以下的低温天气,长期在露天环境给电动车充电,也容易发生电池起火和爆炸。”杨新苗说。


小哈换电硬件负责人王政也向记者证实了这一情况。他表示,理论上,当锂电池在0℃以下充电时,容易出现析锂现象,造成隔膜刺穿,正负极内部导通失火。一般而言,正规厂商的锂电池是不允许在0℃以下充电的,但是一些作坊电池对充电没有限制,会极大增加起火风险。


为了有效防范安全隐患,王政建议,要对售卖电池电芯的来源做好安全管控,防止不明来源的电芯或者废旧电芯再次售卖,遏制“黑产”。


用“以换代充”模式破解电动车充电安全隐患


未来,解决好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问题还需从多方面着手,车辆、电池的安全性都要加强。张天任建议,政府层面可以进一步明确共享电单车行业绿色属性,推动这一绿色出行模式,给予政策支持。


“共享电单车能有效解决传统电动车存在的问题。”张天任说,在消防安全方面,共享电单车采用工业级磷酸铁锂电池,使用具备独立消防设备的充换电柜在室外集中充电,还可以监控电池安全状态,能大幅减少火灾隐患。


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先进也建议,可以探索“以换代充”等更加安全的“补能”方式。


王先进说,除了车辆、电池、充换电设备在生产源头上的质量把控,日常使用过程中尤其要注意电池充电安全。从目前情况来看,电动自行车的充电模式方面仍有很大安全提升空间。


“‘以换代充’模式能破除居民传统私桩充电、家中充电、飞线拉电等安全风险隐患,通过专业企业充换服务、系统智能安全监测手段等,解决居民自主充电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王先进表示,这方面的工作,仍然需要国家加强政策引导,解决好场地使用、电价倾斜、成本分摊等问题,并加强监管,确保其安全运行。


记者注意到,北京正在开展相关工作,北京市2022年2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电动自行车全链条管控的实施方案》提出,分类别分场所推进充电设施建设全覆盖,其中明确提到“充(换)电柜为主、充电桩为辅”的思路,新、改、扩建小区还要明确充电设施配建比例。


此外,北京市还依托接诉即办机制解决电动自行车充电难困境。比如,丰台区西罗园街道就将“加装非机动车充电设施”纳入重点实事项目,2023年以来,结合居民需求和安装条件,合理安装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截至2024年2月,已新建充电设施接口401个,满足了居民停车、充电需求。


充电设施的建设、完善与升级仍有较长的路要走。据北京市城管委的数据,截至2023年12月,北京已累计建成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接口95万个,车桩配比约为1:3.5,但受客观条件限制,目前居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建设仍然存在布局不够均衡、部分企业运营维护不到位等现象。按照计划,2024年,北京拟新建20万个充电设施接口,持续填平补齐充电设施缺口。



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