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普惠机理与减排额外性实证研究”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
2023年12月26日 新闻动态

近日,“碳普惠机理与减排额外性实证研究”专家研讨会暨“碳普惠机理与减排额外性实证研究”项目开题报告会在北京举行。项目由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碳分会立项,由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和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共同开展研究。

研讨会上,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碳分会秘书长刘莹主持开场,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碳分会会长、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院长郭继孚、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希良、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董事长何锦峰进行开场发言,课题组成员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副教授张达、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节能减排中心碳领域负责人周瑜芳做课题项目开题报告,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事务中心碳交易管理室,以及广州、四川等多地区的碳交易机构领导出席并参与讨论,中国建设银行、支付宝、百度地图、高德地图、滴滴出行等碳普惠场景相关企业代表和中汽数据、中航讯等大数据分析企业代表列席。

会上,20余位专家和企业代表关于碳普惠机理、交通出行减排额外性、CCER重启、碳交易等问题提出了深刻观点,开展了技术论证。通过此次会议,城市公共交通协会碳分会联结了全国各地区的碳普惠生态圈网络,汇集了圈内力量,为面向全国的交通出行领域碳普惠活动的推进打下了基础。

碳普惠是指将企业与公众的减排行为进行量化、记录,并通过交易变现、政策支持、商场奖励等消纳渠道实现其价值的活动。交通领域的碳排放占比约10%,存在单体排放体量小、排放主体分散的特点,碳普惠机制为消费侧个体减排提供重要路径。

因此,本项目重点针对交通出行场景,在碳普惠场景体系、消费侧行为转变和碳减排逻辑机理、额外性论证实验、重点场景落地几个部分展开研究。研究成果将有助于评估交通出行碳普惠实践活动的持续效益,推动交通碳普惠实践从中国实践转化为中国模式,在国际交流中获得认可,进一步提高社会群众对于低碳出行的认识。